|
|
||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播报 >正文 |
| 望江:清洁行动绘就“水清村美”民生图景 |
| 时间: 2025-11-07 10:26:20 来源: 望江新闻网 |
|
乡村美不美,就看乡村水。秋日暮色里,望江县太慈镇桃岭村锡包门口塘波光潋滟,晚风裹着水汽掠过岸边。
“以前塘里黑水冒泡、臭味熏人,谁都绕着走;现在水清岸绿,傍晚来散步的人络绎不绝。”桃岭村村民詹石松望着塘水,笑意满溢。这方水塘的蜕变,正是望江县以清洁行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生动注脚。 早前,锡包门口塘是村民的“心头堵”:杂草塞满塘面,生活污水直排,水体发黑发臭……既影响村容,更成了日常出行的“烦心事”。 近年来,望江县将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核心任务,锚定“污水不乱排、环境无异味”目标,在桃岭村启动清洁行动专项提升——清淤疏浚挖除塘底淤泥,铺设管网收集生活污水,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一系列精准举措落地,塘水渐渐褪去“黑外衣”。 如今,锡包门口塘治理顺利验收:氨氮浓度大幅下降,溶解氧显著提升,河塘沟渠无漂浮物、无淤积物、水系畅通,全村更达成“污水横流基本看不见、异味基本闻不到、群众怨言基本听不见”的“三基本”要求,清洁行动的成效实实在在映在村民眼里。 在望江县,这样的改变并非个例。作为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县,望江县以清洁行动为抓手,实施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以点带面提升治理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16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将于2025年年底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清洁行动既要“治”,更要“护”。望江县将治理后水体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桃岭村定期沿塘巡查,“动态排查,及时处置”严防问题反弹,同步推进厕所革命、规范畜禽养殖。昔日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彻底消失,生活垃圾定点投放、“门前三包”成为村民自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将持续把清洁行动做深做实,让每一处水清岸绿都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动能。”太慈镇常务副镇长张强说。 一塘清波到全域碧水,望江县以清洁行动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正在让生态“颜值”转化为民生“价值”。(通讯员罗晓宇、龙立立) 编辑:秦梦莹 初审:帅文英 终审:方志斌
|
| 关于我们 | 律师申明 | 联系我们 | 投稿邮箱 | 加入收藏 |
| 主办:望江县委宣传部 望江县文明办 |
| 技术支持:中安在线 |
| 皖ICP备11009545号-2 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6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