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播报 >正文 |
【安庆日报】望江: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
时间: 2025-04-03 09:12:59 来源: 望江新闻网 |
春日的雷池大地,从智能农机穿梭阡陌到无人机助力春耕春管,从智慧大棚内的精准调控系统到“按揭农业”的模式突破,从规模化蔬菜基地到面点产业的全链升级,望江县通过科技赋能与产业协同,走出了一条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之路。 望江县华阳镇陶寓村皖水绿之源智慧农业产业园鸟瞰图。 资料图片 智慧植保开启田间“新革命”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油菜春季田间管护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望江县长岭镇抢抓油菜盛花期,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作业,为油菜产业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在长岭镇油菜种植示范区,连片的油菜花竞相绽放,长势喜人,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满载药液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油菜地上空均匀喷洒农药。“以前我们种油菜全靠人工打药,800多亩地至少要十几个人忙活一个星期。现在用无人机打药,三天左右就能完成,效率大大提高了。”长岭镇油菜种植大户金生根说告诉记者,相比传统人工打药,无人机不仅作业效率高,还能精准控制药量,确保喷洒均匀,有效提升了油菜春管生产效率,为今年油菜增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无人机作业,今年的油菜产量预计比往年增加15%左右。”金生根说,当前正值油菜盛花期,也是施用硼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无人机统防统治不仅更加专业高效,还能显著降低防治成本。与传统人工喷药相比,无人机防治作业成本降低约20%,防治效果提高10%,每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 全链协同筑牢产业“压舱石” 如果说智慧植保解决了“怎么种”的问题,那么全链协同则回答了“怎么卖”的难题。近日,望江县赛口镇九华村村级农场的一片蔬菜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上海青,等待着装车,这些蔬菜很快就会变成面点企业的原料。 全年365天,赛口镇九华村都会上演这样一幕——一辆辆卡车满载青菜,排队驶向镇上的面点企业。九华村,是一个以面点产业为主导的大村落,其中九成外出务工的村民从事与面点相关的行业。“近年来,为了拓展村集体的收入来源并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凭借本村得天独厚的蔬菜种植土壤条件,通过积极与外界联系,以及考虑到本村有众多人员在外从事面点行业,决定发展以满足面点包子馅料需求的上海青为主要产品的特色蔬菜产业。”九华村党总支书记曹竹根表示。 九华村蔬菜基地占地500余亩,其中包括50座简易大棚和1座冷库设施。该基地主要种植品种是上海青,兼种植包心菜、萝卜等其他蔬菜,年产量达到370万斤,可带动30人常年就业。这种“前端种植+终端加工”的全链升级,形成“田间到舌尖”的完整产业链条。去年3月,因看中赛口镇面点原料集中供应的产业基础,上海早阳餐饮有限公司与赛口镇人民政府签约年产2万吨蔬菜及糯米制品加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今年,九华村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望江县皖水绿之源公司合作,新建590亩蔬菜大棚,预计可带动周边70户村民就业。 为了配合面点产业发展,赛口镇近些年还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优质水稻、绿色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推广“一村一农场”模式,建设面点优质原料基地。 数智创新激活增收“动力源” 当传统农业遇上数智技术,会有什么变化?3月21日,记者走进望江县华阳镇陶寓村皖水绿之源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整齐的智慧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园区一块大型电子屏全方位展示着“数字农场”综合管理系统,涵盖“驾驶舱”“数字农场”“智能大棚”三大核心板块。“驾驶舱”实时更新气象数据,包含温度、风速、气压等信息;“数字农场”模块呈现农场面积、工作人员数量,以及农产品检测量、生产管理数据(如农事班次、订单情况);“智能大棚”板块则聚焦蔬果价格动态监测,同步展示全链可追溯化监测结果,质量追溯合格率达100%。 “这些数据都是一键启动,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真正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该产业园行政专员姚婉说。 华阳镇陶寓村皖水绿之源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507亩,总投资约1.2亿元。该产业园建有1座综合服务中心、4栋新式智能冬暖式四季育苗温室、30栋智能全钢架日光温室、56亩莲藕池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构建起一个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 “过去承包蔬菜大棚,风险由个人承担,如今产业园实行‘按揭农业’模式,我们只需要组织人员种植,前期的种苗、化肥、农药都不需要我们掏钱,还有技术员专门指导,为我们解除了资金的后顾之忧。并且自从使用了这些智能设备,我种植的辣椒产量提升了超过30%,品质也有所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承包了10亩辣椒大棚的农户吴克喜说道。 “按揭农业”是以农户为发展基础,“企业投资+整体运营”为保障的现代设施农业的全新模式。该模式主要以农户采用购买或租赁大棚使用权或产权形式,成为种植主体,最大限度激发农户自我发展意识,夯实设施农业产业基础,企业负责整体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后勤保障等园区运营服务,打通农户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各具特色的创新联农带农方式,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增收。”望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檀朝清说。 近年来,望江县以“科技赋能、产业协同”为核心,建成数字农业平台1个和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7家,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增收。该县围绕“稻米、油菜、水产、生猪、家禽、蔬菜”,以绿色食品产业园为载体,招引联舌工坊等企业共建中央厨房、预制菜生产基地,预制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搭建县农产品集中展示中心、合肥望江特产馆和京东全省首家特产馆,依托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引导经营主体发展云上展馆、直播带货等。2024年,望江县孵化电商企业17家,农产品网销额超9亿元。(许娟 方明 王跃辉) 编辑:沈芳 初审:帅文英 终审:方志斌
|
关于我们 | 律师申明 | 联系我们 | 投稿邮箱 | 加入收藏 |
主办:望江县委宣传部 望江县文明办 |
技术支持:中安在线 |
皖ICP备11009545号-2 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6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