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播报 >正文
“望江挑花”薪火相传绽光芒
时间: 2022-04-08 15:01:35  来源:  编辑:何冬军

  “望江挑花”是安徽省颇具代表性民间艺术之一,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挑花艺术。目前,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望江挑花”名列全国四大挑花之首。1979年,在安徽省群艺馆、博物馆及有关专家、艺术家的关爱和推介下,深处乡野的望江挑花第一次入选人民大会堂。后来,被选送到京城成为人民大会堂的艺术饰品,并多次作为外交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望江挑花”最早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发源起初来自望江县鸦滩镇,在那个男耕女织时代,老百姓们守着青山秀水过日子,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天性爱美的村妇们闲暇之余拿些粗布来绣些花鸟虫鱼,当作头巾装饰自己,日子虽不太富裕,倒也很安逸。就这样,最初的民间挑花应运而生并代代相传。

  说到“望江挑花”的传承就不得不提“望江挑花”非遗国家级传承人王世福。王世福,1954年2月出生于望江县华阳镇滨江农村,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1979年分配到望江县文教局从事文化工作,因工作关系接触望江挑花后,再加上自己是学美术的,所以王世福爱上了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出于喜爱更是责任,王世福考虑再三,辞去了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主要负责人职务,轻装上阵,协助当地成立了挑花公司,开启了“望江挑花”以生产促保护的序幕。

  由于望江挑花过去仅仅是农闲时妇女们的手工作品,单靠口述来传授针法、花样,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找不到针法图谱,找不到更多的图案。学美术的王世福,为拾回失传的技艺,常年行走在望江县的鸦滩、麦元、码头等地田间地头,耐心地寻找挑花的老人、妇女请教挑花针法。按照村民的口述,王世福回家反复演练还原,再用文字和图案记录下来,一门心思扑在挑花研究上。通过20多年的收集、整理、研究、学习,细心研究对照,他渐渐悟出望江挑花的真谛,吃透了望江挑花设计理念,并将望江挑花的各种针法融会贯通。

  “望江挑花”在传承中逐步得到了发展,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最终钻研出了挑、钻、游、织等四种针法技艺。它以针法多变、正反成画、色彩素雅、图案别致、古朴典雅等独特工艺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望江挑花”与其他地方的挑花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正反成趣",无论从正面看还是反面看,图案都是一样的。

  “望江挑花”的构图元素主要取材于生活,常见的图案除几何图形外,还有十二生肖以及山水风光、日月星云和各种吉庆文字等。

  “望江挑花”的成品除了制作成屏风、装饰画供欣赏外,还制作成了各式各样的包包、头巾、围裙等;发展至今,望江挑花已成为当代家居用品如沙发靠垫、窗帘、壁挂、地毯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蓝白色相间,视觉上分外的清新、养眼,成了点缀生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颇受人们的推崇与喜爱。

  现在”望江挑花“的传承方式从单一的作坊式师徒传承,变成课堂式的正规化教学。

  “望江挑花”之所以能传承千年、备受人们珍爱,除了归功于非遗传承人王世福的不懈努力与钻研外,还得益于它与生俱来的"土、特、奇、古"四大特点,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构图及挑、钻技巧。也正是这门看似简单,又颇具奥妙的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们一次次找到了美的感觉和享受,人们才得以代代相“惜”,承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望江挑花人织就的不仅仅是智慧、是文化,更是一种可贵的不断创新与探索的精神,是望江人民的宝贵财富,“望江挑花”在以后的岁月征途中必将越走越远。(全媒体记者沈剑敏,特约摄影师周红霞、吴成铭)

 

文明风尚 更多>>
文明播报 更多>>
关于我们 | 律师申明 | 联系我们 | 投稿邮箱 | 加入收藏
主办:望江县委宣传部 望江县文明办
技术支持:中安在线
皖ICP备11009545号-2 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66号